首页

科技发展处

通知公告返回首页

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25年度指南引导申请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指南的通告

发布者:科技发展处       发布时间: 2025-09-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发布了2025年度指南引导申请类原创探索计划“未来生物技术”项目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拟资助研究方向

1.生物大分子的精准设计与调控技术。

2.单基因座与染色质的精准操纵技术。

3.高通量、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与算法开发。

4.蛋白质机器动态工作机制的原位呈现。

5.动态超分辨成像与多组学整合的数字细胞。

6.基于生物影像基础模型的跨尺度生命机制研究。

7.复杂生命体系的定量表征、演化机制和涌现规律的研究。

8.人工生命系统的设计、构建及其创新应用。

9.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功能分子预测与设计合成。

10.人工智能模拟复杂生物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

11.具身智能驱动的智慧医学技术。

12.新型生物治疗与精准诊疗技术。

二、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原创项目资助期限为1-3年,资助强度每年不超过100万元/项。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选择资助期限和提出资金需求。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6年1月1日-202*年12月31日”。

三、申请要求

一)资格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申请人拟开展的研究工作须符合国家生物安全条件的有关法规要求。原创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不能与正在执行或处于评审阶段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重复。

二)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项目(含预申请)。

2.原创项目申请及评审过程中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四、申请程序

(一)预申请

1.预申请提交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10月16日16时,以信息系统提交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请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撰写预申请。无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在信息系统“申请与受理”菜单下,点击“原创项目预申请”,进入预申请填写页面,选择“指南引导类”,附注说明选择“未来生物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C21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自行选择相应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资助。

3.预申请主要阐述所提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另外,申请人还须在“与指南所列研究方向的吻合性”中注明申请针对的本指南所列拟资助研究方向的名称。申请人按照信息系统中的有关提示填写预申请相关内容后直接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4.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预申请并组织审查。审查结果和正式申请提交截止时间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申请人。预申请正文中不得填写任何申请人的个人或单位信息,否则将无法通过预申请审查。

(二)正式申请

1.预申请审查通过的申请人,应按照“专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正式申请书撰写提纲”要求填写正式申请书。正式申请的核心研究内容应与预申请一致,并要求在正式申请书中文摘要第一句明确写明申请项目所对应的本指南所列拟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应在申请书正文中明确阐述该项目对领域的促进作用和贡献。

2.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实际贡献者。

3.申请人应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制项目预算。

4.本原创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申请接收截止时间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五、注意事项

(一)原创项目申请与资助不设复审环节。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把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情况和评审专家的评审情况计入信誉档案。

(二)联系方式

1.申请书填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请联系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申请过程中的专业问题,请咨询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交叉融合科学处,联系电话:010-62329246。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为更好实现总体目标,项目负责人须积极参加本计划组织的。

 

有申报意向的老师请提前联系科技发展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志红665879;倪明665922。

 

附件:(详细附件请登录医院内网http://rjoa.ruijin.com/2018rjoa/doc/2025/09/11/71896.shtml或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项目管理-项目指南”模块查看。

1.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申请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未来生物技术”项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