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作用,医学更如是......记得瑞金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说,“做学问,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
是的,勇于创新就是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百十年来他们坚持完善科研体系,坚持把创新成果写在病人的健康本上。我们推出“瑞金医术”系列报道,深度揭秘这些前沿技术……
01.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这是老王在瑞金医院的第一个24小时,他因“脓毒症休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多脏器功能衰竭”被收治入ICU。经过初始治疗,老王仍然面临休克、高乳酸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呼吸机支持呼吸功能。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导致机体反应失调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上升和免疫抑制用药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0/100 000人发生脓毒症,几乎一半的脓毒症发生在ICU;在中国,进入ICU治疗的患者中有37.3%为脓毒症,其中有24.5%的患者发展为脓毒症休克。脓毒症死亡率高,即便在ICU内,仍高达20%-50%,在我国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ICU内死亡率为28.7%,院内死亡率为33.5%。
而且,老王还存在很多基础疾病,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面对这样一位病情复杂的危重症患者,医生该如何挽救他的生命呢?
02.微循环障碍是脓毒症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的关键机制
针对老王的情况,医生首先要控制感染,通过液体复苏、升压药等手段维持、改善他的基本生命体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恢复他的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
具体来说,脓毒症休克复苏的目标是通过稳定大循环、改善组织灌注,从而改善组织氧合、改善细胞氧利用,最终维持细胞供能及脏器功能。但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微循环同样重要。为什么呢?

微循环的重要性:
大循环是微循环复苏的基石。临床中的许多干预手段,如扩容、缩血管活性药物、强心等,均需要通过作用于大循环来影响微循环;
微循环是联系大循环和细胞的桥梁。休克复苏终点是恢复细胞氧代谢和器官功能,仅以大循环目标作为导引,未能正确认识到大循环和微循环的偶联关系,忽视微循环的反应,可导致临床治疗偏差。有时虽然表面上维持了正常的大循环指标,但对微循环未必有益。

因此,实施合理的精细化治疗策略十分必要,而精准测量则是精细化治疗的前提。
于是,医生采用舌下微循环技术,通过舌下微循环进行床旁实时、动态、持续观察微循环状态,评估微循环状态及障碍类型,结合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超声、连续心排量监测等血流动力学监测,为老王制定了个体化、实时、动态的循环支持和优化治疗。
通过精心地治疗与护理,老王的感染得到了控制,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大缓解,最终顺利转出了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瑞金标准,循环无阻
重症医学中,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治疗是重要的治疗理念,重症监护病房中有诸多的设备仪器可以协助医师做到对循环、呼吸评估的精准化。
但是,在体循环-微循环支持治疗中,如何实现微循环导向的精准化则更有难度,舌下微循环技术为临床实现微循环导向的循环优化治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也是目前临床微循环监测的金标准。

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在复旦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六、上海第一。科室在完善原有循环、呼吸支持体系的基础上,近年来尤其关注大循环-微循环偶联的脓毒症复苏治疗,使用舌下微循环导向的大循环-微循环偶联的脓毒症复苏综合策略,目前已有多例危重患者受益于此。
撰文:谭若铭
编辑:姚侃敏 韩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