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准医生”王捷骁出院了,他是上海市第557例、全国第12830例成功捐献骨髓志愿者,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在读博士。

为危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昨天下午2时30分左右,王捷骁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一位生死边缘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2017年4月,王捷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得知自己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他就签下了名字,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去年9月,他接到上海血液中心的电话:初配成功了。
王捷骁说,惊喜的同时,自己也有顾虑——作为一名医学生,职业梦想就是治病救人,没什么可犹豫的,但是父母会同意吗?他给远在西安父母打了电话,母亲想了一夜,还是决定和父亲一起尊重并理解他的选择。
之后,为了能成功捐献,王捷骁过上了十分自律的生活,坚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这期间每一个环节的意向确认,他都十分坚定自己的选择。去年12月底,高精度配型和体检顺利通过!
在这个过程里,瑞金医院也给予王捷骁同学很多关爱——根据他的健康查询报告,联动血液科、营养科、膳食科等多科室,专门为他定制健康餐,确保他能以更好的状态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

以另一种方式,救助自己的第一个病人
上周四,王捷骁入住上海华山医院进行采集前的动员剂注射。出发前一天的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及医学院、医院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导师和同学代表为他举行了一场温暖的慰问仪式。
仪式上,王捷骁的父亲在电话连线中说:“作为家长,听到孩子配型成功,我们感到很震惊,那一刻觉得孩子长大了、成熟了,他做到了我可能做不到的事。能在温暖且文化沉淀深厚的集体中学习,能体会到救人一命的快乐,孩子也是幸运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表示,作为医学生,选择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医精神,医学院将继续支持他的善举,对接好后续捐献医疗,照顾好他休养期间的学习生活,希望王捷骁同学捐献后好好修养,早日回归校园,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在王捷骁的导师、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眼中,他是一位腼腆低调、工作认真的同学,而且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2018年8月于巴彦淖尔完成半程马拉松,2021年11月参与上海市红会、卫健委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公益话剧《向阳而生》。“他的爱心善举为一个患者带去了新生的希望,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令人感动!”谢青教授说。
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指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比例非常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王捷骁同学也是幸运的,几十万分之一甚至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他配对成功了,能让爱在血液里流淌,让爱为生命延续,他的善举是瑞金医院“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精神的彰显,更为大家树立了榜样,王捷骁同学一定会成长为一名有爱的医务工作者。

在中华骨髓库、红十字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瑞金医院等多方的配合下,王捷骁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经送到患者手里,这份珍贵的“生命火种”是爱的传递,对王捷骁来说更是特别的经历——“我刚拿到执医证,这个病人可以算做我的第一个病人,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也感恩能在他生命中,写下来自一个小医生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捷骁的同窗好友石子旸昨天在朋友圈写道:“他低调而从容地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给了更多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血液病患以信心,也鼓舞了更多处在犹豫之中的潜在捐献者。有一句歌词:‘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活在我飞扬的青春。’对于捷骁来说,从今天开始,这世界多了一个人,活在他飞扬的青春。而这个人的生命,是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拯救的。”
“广博慈爱”镌刻在瑞金学子的心中
今年是瑞金医院建院115周年,“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精神也代代相传,一次次逆行出征、一次次执着坚守、一次次无悔付出,都诠释着医者的大爱情怀,瑞金的学子也是如此,当有人需要帮助,他们也会勇于担当,毫不犹豫地出手——
2006年6月19日,瑞金的师生们在浙江仙居共同实施了一场生死大抢救,在没有任何药物、器械的情况下,将一名溺水后已无心跳呼吸的男婴从死神手中夺回。
2020年2月14日开始,瑞金医院百余名师生陆续走进上海市血液中心献血,考虑到疫情期间血液采集工作遇到困难,给医疗机构急救用血和正常医疗用血带来严峻挑战,瑞金人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传递医者爱心。
2021年6月2日,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对“5·29”案件见义勇为群体予以奖励,其中的宋楚翘和黄旭是瑞金临床医学院2016级法语班学生,他们在案件发生现场沉着冷静,和热心市民一起保护了伤者。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每天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你们都是未来的最美医者!
撰文:陈 怡 韩康妮
编辑:韩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