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字永远绕不开,那就是“热”,无论是一杯热茶、一口热汤、一份刚出锅的炒菜,还是热气腾腾的火锅、米线、汤面……亦或是那句著名的“多喝热水”,都体现出美味的食物、热闹的氛围、体贴的关怀,都和“热”分不开。
不过,吃热食、喝热水的习惯,如今需要我们稍稍调整,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从而为避免一种疾病的发生解除一个潜在隐患。
那就是食管癌。
一口“烫”茶,可能烫伤你的食管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们都以饮茶会友为乐。直到现在,爱茶、品茶的人依然很多,闲暇时光,两三好友,一壶好茶,都能缓解生活的劳累。不过,你知道吗?现冲现泡、要“趁热喝”的茶,却潜在地伤害了食管的健康。
食管是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是饮食入胃的通道,也被叫做“食道”,这个器官很怕“烫”。
我国的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喝功夫茶,太行山地区的人爱喝烫粥……这些地区恰恰就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域。
用刚煮沸的水冲泡茶叶,茶叶的确容易泡开,但此时冲入杯中的水温至少也有80-90℃,即使饮用前用嘴轻吹几下散散热,也仍有70-80℃的水温。
温度这么高的水一下子喝下去,无疑会对口腔黏膜、咽喉以及食管形成一种烧灼样的刺激,长此以往,会造成这些部位的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形成浅表的溃疡。久而久之,这些长时间受到高温刺激而久久不能愈合的部位,就更容易发生癌变,导致食管癌。
食物“温热”就好
口腔和食道最高耐受温度不超过60℃
其实,不光光是饮茶喝水如此,我们的日常饮食的习惯也要注意,不要吃过热甚至滚烫的食物。
比如,吃火锅时应该很多人都被烫到过,刚出锅的食物自不必说,还有一些如豆腐、鸭血之类的食物往往很难凉透,咽下之后才觉得滚烫无比,这都会对食管的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长此以往容易诱发食管癌。
我国是食道癌高发的国家,有一部分原因与喜爱热食、甚至烫食的习惯有关。其实,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柔软的黏膜既强大又脆弱,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在60℃以下。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食管的黏膜就会被轻度灼伤。
最后,希望大家在品味好茶和美食、享受与亲朋好友欢聚时光的同时,也要注意“舌尖上的健康”,避免过热或滚烫的食物和水,保护好我们的食管等消化道器官。
作者:陈学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