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健康你我

来看看,你的这个老毛病能“冬病夏治”吗?

发布者: 瑞金宣传科 发布时间: 2021-07-09  

一些容易在冬季或季节交替时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在夏季缓解期时利用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治疗,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冬病夏治”。

 

哪些疾病可以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更年期综合征等。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体虚易感冒、神疲乏力、失眠、腰膝酸软等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

 

冬病夏治有这些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拔罐、穴位敷贴、药物注射、穴位埋线、刮痧、中药内服、药物熏蒸、微波治疗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三伏贴)。

 

针刺疗法(打伏针)

 

在疾病的缓解期积极地针刺治疗,趁病情稳定时,加速改善体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中医提倡的“治未病”疗法之一,符合现代预防医学思想。“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就是说的冬病夏治常用的“打伏针”。

 

拔罐疗法

 

在背俞穴为主的相应穴位留罐5~10分钟,按需在脊柱及足太阳膀胱经两侧线依次走罐23遍,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耳针疗法

 

随症取穴,以王不留行贴敷压丸。每日患者自行按压10余次。每次贴一侧耳穴,两耳交替。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

 

穴位埋线疗法

 

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用一次性埋线针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注入穴位内,借助材料对穴位的长效刺激,实现传统针灸的长期留针效应,对治疗慢性病起到很好效果。

 

穴位贴敷疗法(三伏贴)

 

方用白芥子、延胡、细辛、甘遂等相关中药材各适量共研为细末,与姜汁等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贴敷时间一般成人46小时,儿童酌情减少。每周敷贴2~3次,一般35年为一个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达到激发正气,减少冬季发作。

 

2021年的“初伏”从本周日开始

 

2021年三伏天:

初伏: 711~720  10

中伏: 721~809  20

末伏: 810~819  10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今年日历上的入伏时间是711日,将持续40天。

 

上海目前已近出梅,气温已高,所以冬病夏治现在就可以开始啦,8月下旬末伏结束时如气温仍高于30℃,可以继续治疗。

 

(“三伏天”,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撰文:针灸科 项琼瑶


 
  医院公告
 
2025年云防护及扫描监测(外网、OA、互联网...
输血一体化建设平台接口改造项目公示
25年边界安全设备维保项目公示
多院区影像系统项目院内遴选公告
网络安全设备维保(内网防火墙)项目院内遴...
  媒体视点
 
【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糖尿病降压,中国...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超声医学:以影为引,...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胸外科:不忘修术之本...
【新华社】从沪明医疗三个“一”看对口合作...
【文汇报】瑞金名科|病理科:显微镜下护航...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