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袋输液,有人喜欢我,说我“见效快”,有人害怕我,说“扎针疼”,今天我来讲述一下真实的自己。

01别那么爱我,需要我的时候真不多
“感冒发烧就输液”,“输液可以疏通血管”、“输液可以补充营养”、“小朋友输液比吃药方便”……都是误会了,虽然我乐于为亲们服务,但我真没那么神,人见人爱让我苦恼。
首先,一般感冒、发烧不需要我,只有高烧不退、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才需要由医生判断是否要我出场。
我能疏通血管吗?其实不能,输液中若有细小微粒存在,极易粘附在血管上,反而不利于疏通。
而静脉输入营养液,仅适用于危重病人,或者口服经胃肠道无法吸收的患者。对于儿童而言,由于脏器发育不完全,输液更易诱发不良反应,风险远远大于受益。
所以,请大家保持清醒,理智爱我哦。
02老想派出我“一劳永逸”?
这样有“亿”点烦人,一点也不迷人
也有人一生病就想着我,总觉得用我见效快。
哈哈!虽然和其它给药方式相比,输液确实具有药物吸收快、迅速升高血药浓度、进入体内的剂量准确的优点;
但输液也会存在着造成组织损伤、疼痛、引发并发症、不良反应出现迅速,处理相对困难等缺点。
因此,大家牢记喔,我更适用于需要药物迅速发生作用,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用药原则,动不动就“吊盐水”着实没必要。
口服是最便利、最经济的给药方法,吃药能好的病就不用来劳烦我啦,我知道自己很可爱,但并非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哦,请理智爱我。
如果以下3种情况出现了,我一定赶来:
1. 患者昏迷不醒或吞咽困难;
2.患者出现严重吸收障碍,例如反复呕吐、严重腹泻;
3.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要求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高浓度。
03最后2分钟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通过人体静脉输入体内,就是俗称的“打点滴”或者“吊盐水”。事实上可以输入体内的不仅仅是“盐水”(氯化钠),我内涵还是很丰富的,可能会包含以下这些:
1.电解质,用来补充人体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常等;
2.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氨基酸、脂肪乳等,这是给口服不能很好吸收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撑;
3.胶体,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由于我是“一次性”、“大剂量”地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被吸收的过程,所以发挥药理作用会非常之快。当然出于保证安全的考虑,我“出生”的时候质量要求特别高,包括微生物、热原,澄明度、pH值、渗透压、降压物质等指标均需符合相关要求,此外也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有人特别害怕“吊盐水”,因为疼!其实,掌握了我的使用手册,疼痛还是可以忍受的。静脉穿刺除了要找准血管,进针时,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接近45°,做到“快、准、狠”,方能“一针见血”且疼痛较轻,还不易刺破血管下壁。
最后,请和我一起默念:“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输液风险堪比一次小手术!”
合理、安全用药是我的追求,这样才能真正为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撰 文 | 药剂科 石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