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的口号”,上海在此基础上,对无烟日宣传的主题增加了一项——“不吸游烟”。
近年来,大家愈发重视烟草的危害,科学戒烟、无烟环境建设等话题也进入了大家视野。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概念很多人都熟悉,那什么是游烟?游烟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一手烟:吸烟者吸入的烟气。目前已发现烟草经燃烧后所产生的烟雾包含超过7000种化学成分,其中约1%为有害物质,可以引起各种吸烟相关性疾病,而已知的致癌物质至少有70种,吸烟每年导致800万人死亡。
二手烟:非自愿地从吸烟者的香烟中吸入烟雾。二手烟和一手烟一样也会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特别是来自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在内的慢性疾病的死亡。
三手烟:吸烟后,残留在衣服、被褥、地毯、墙壁、桌椅甚至身体和毛发上的烟草残留物,看不见摸不着,是目前全世界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污染。
游烟——二手烟的一种
游烟是指持续定向地一边走一边吸烟,不包括原地来回踱步,或者边骑车边抽烟。在建筑物的大门前、在大街小巷、在候车亭等在一切不算“室内”的地方,均可见游烟的身影。
譬如乘坐动车和高铁的吸烟者,只要中途停站,哪怕只有几分钟时间,都会争先恐后下车,抓紧时间狠狠地抽上几口烟。
抽游烟的场所一般在室外,是目前的非法定禁烟场所,因此,游烟虽不违反目前的禁烟令,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围人群造成影响——比如过敏的人会引起咳嗽。在行人不多的时候,游烟的影响还较小;在行人多的时候,游烟的危害就更大了。
虽然人们对吸二手烟极其反感,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条例法规,吸游烟者在吸烟时若无旁人,会导致各种危害,因此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无论是吸烟者还是暴露于游烟的人群,游烟都是健康杀手
吸游烟对吸烟者本人来说,伤害更大——人处于运动状态,呼吸速度比安静时快,肺泡的换气功能加快,人体全身的血流循环和代谢速度也加快。吸入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肺泡,更容易循环进入血液中。
对不吸烟且暴露于游烟的人群来说,吸烟者边走边吸烟,烟味留在原地,后面经过的人就不得不跟着持续吸二手烟。虽然游烟导致的尼古丁暴露水平可能较室内场所的水平较低,但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重金属、稠环芳烃多种有害物质,且二手烟暴露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人群暴露于“游烟”烟雾同样具有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孕产妇、儿童等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哮喘患者等有相关发病风险的人群,二手烟烟雾中的有害或致敏颗粒物进入患者等呼吸道,极有可能诱发和导致急性哮喘的发作,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
随手丢弃的烟头,增加了火灾隐患
不仅如此,抽游烟者边走路边抽烟,走着走着正好烟抽完了,便随手将烟头丢弃。随手丢弃烟头,不仅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可能增加火灾隐患。烟头燃烧时,中心温度高达700℃以上,随地乱扔很容易引起火灾。
其它意外伤害
吸游烟,随着步伐甩来甩去的烟容易伤害到儿童和坐轮椅者。日本曾经有人走路吸烟,火星溅入小女孩的眼睛里造成了失明。
因此,我们提倡大家正视二手烟(特别是游烟)的危害,提高控烟戒烟意识,减少二手烟暴露风险,加强控烟管理的社会共治。
从根本上来说,减少和消除烟草烟雾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戒烟,医院的戒烟门诊也将为更多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帮助提高戒烟成功率。
目前,上海已在全国率先达到了吸烟率低于20%的目标,为了无烟城市的愿景,希望大家响应号召,践行市民健康公约,烟民承诺戒烟,让更多人免于游烟伤害。
撰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时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