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俗称拔火罐,是以杯罐为工具,通过燃火、抽气等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体表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现代研究表明,拔罐时的负压、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调节以局部为主的微循环状态,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等作用。
一、拔罐疗法应用于哪些“疾病”呢?
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治疗120多种疾病。
1. 感冒初期,外感头痛,全身酸胀,咳嗽,有痰难出。
2. 落枕、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退行性骨关节炎、慢性软组织损伤等,有明显缓解疼痛效果。
3. 情绪低落、容易烦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疲劳、失眠、轻度抑郁。
4. 食欲不振,容易犯困、身体疲劳、精神萎靡、四肢无力。
5. 经常心悸胸闷、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电图或心超未见明显异常。
6. 自觉容易上火,即体内阴阳失调出现的内热证。如口干、低热、心烦易怒、盗汗、口腔溃疡的心火旺。
7. 大便干结、腹胀、饮食欠佳的胃火旺;潮热盗汗、干咳无痰、咽痛暗哑的肺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睡眠不安、发落齿摇的肾虚火旺,等。
8. 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
二、罐印是不是越深越好
拔罐并不是靠吸力把毒素给“拔”出来,罐印的颜色和形态,没有严格的轻重之分。罐印并不是越深越好,罐印的颜色同时也受拔罐手法、时间、所用酒精浓度等因素影响,不能单靠罐印来辨别病情,需要由医生综合判断。
三、拔罐后的罐印、水疱是怎么回事?
人体皮肤中的真皮结构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当有负压作用于皮肤时,毛细血管内外产生了压力差,毛细血管便会扩张,这时皮肤表面表现为潮红。
负压作用非常强大或者毛细血管管壁弹性下降(医学上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时,毛细血管便会发生破裂出血,血红蛋白渗入真皮,皮肤表面便会出现鲜红至紫黑的罐印。
同时,拔罐局部也可能出现短期的肿胀,这是由于负压造成的局部组织液过多所致,此时的肿胀和罐印通常会在几天后自然消失,无需担心。
四、拔火罐的一点小知识
拔罐疗法是最古老的医疗实践技术之一,那么它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吗?
不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552年的古埃及埃伯斯纸草书。作为源于生物本能的体表刺激疗法中的一种,拔罐疗法曾盛行于其他文明古国,但只有中国将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为代表的体表刺激疗法发挥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