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健康你我

CT检查代替核酸检测靠谱吗?听听权威专家的声音

发布者: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0-02-07  

最近,有传言称应该用CT检查代替核酸检测来诊断新冠状病毒肺炎,对此,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指出:

核酸检测对于一个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测来说是金标准,不能用CT替代。尤其对于新发传染病,必须要做核酸检测,以期准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疾病的诊断是由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出的综合判断。对于肺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扫描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它不仅是诊断肺炎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能够对肺炎的致病原作出提示。

胸部CT征像及其组合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肺炎致病原的大方向,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如果CT上有相对特异性的征像,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免疫状态和临床表现不难一眼“猜出”致病原。但是影像学诊断领域有句老话叫做“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就以病毒性肺炎而论,其致病原可以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等,而混合感染更增加了仅从CT推论致病原的难度,对于基层或者非专科医师准确度更低。

对于传染性很强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将CT表现作为确诊标准,就会存在将流感等其他病毒性肺炎误判为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而如果将这些患者当作确诊病例与真正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收入同一个病房治疗,则可能存在被传染风险。

目前,在湖北以外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率低于流感等其他冬春季常见病原体所致肺炎,病原学检测仍应是确诊唯一的标准。

在武汉湖北等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较多的重点区域,就诊患者量大,对于核酸检测不够及时,或者有时候核酸检测一次为阴性结果,但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高度接近新冠肺炎的患者,这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决不能轻易放过。

临床医生应该综合判断,比如临床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低、淋巴细胞低,以及影像学显示中外侧带的多肺叶浸润表现等,应该充分怀疑新冠病毒肺炎,在五版国家诊疗方案中已列为临床诊断病例,应单间隔离治疗,并进行病原学检测。

对于核酸检测,要不断提高检测有效率,要更强调采样方法的正确(比如咽拭子的取样)、快速送达和运输等规范操作,因为病毒的RNA容易降解,如果采样、送样过程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明明阳性的,但检测结果呈阴性,即为假阴性。

只要核酸检测阳性,提示能够排出活病毒,在传染病防控实践中认为具备传染性。

 


 
  医院公告
 
2025年云防护及扫描监测(外网、OA、互联网...
输血一体化建设平台接口改造项目公示
25年边界安全设备维保项目公示
多院区影像系统项目院内遴选公告
网络安全设备维保(内网防火墙)项目院内遴...
  媒体视点
 
【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糖尿病降压,中国...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超声医学:以影为引,...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胸外科:不忘修术之本...
【新华社】从沪明医疗三个“一”看对口合作...
【文汇报】瑞金名科|病理科:显微镜下护航...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English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