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健康你我

宝爸宝妈看过来,这个病不仅影响学习,还可能让孩子“变丑”

发布者: 瑞金宣传科 发布时间: 2020-01-07  

明天,气温又要大跳水啦,冷热交替时,你家宝宝如果有连续不止打喷嚏、大量流鼻涕,以及鼻子痒、揉眼睛的症状,不一定是感冒,而是可能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孩子嗅觉减弱、影响睡眠质量、注意力和记忆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此外,过敏性鼻炎会引发“揉鼻子、做鬼脸”动作。因为孩子长期鼻塞,为缓解鼻塞造成的呼吸费力,就会张口呼吸,口腔结构就会逐渐发生变化。比如,上颚顶抬高、上牙前凸,日复一日就成了小龅牙,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以及孩子的社会交往和自信心。在此提醒家长们,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查找原因,请口腔科医生进行评估,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还孩子健康美丽。

 

另外,过敏性鼻炎还会有鼻窦炎、咽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中耳炎等并发症。

 

因此,过敏性鼻炎不是小问题,尽早治疗效果越好!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接触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等)后鼻黏膜出现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症,表现为打喷嚏、清水鼻涕、鼻痒、鼻塞鼻堵等,还可以出现嗅觉减退、眼痒、结膜充血等表现。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主要与室内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有关,症状持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常与季节性的花粉有关,与食物的关系不大,因此不需要特别回避食物。

 

与感冒如何区分?

 

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鼻堵、喷嚏、清水鼻涕等症状与过敏性鼻炎很相似,但还会有发热、咽痛、黄涕等,一般一周左右好转。

 

过敏性鼻炎症状经常反复,持续时间很长,有时候可以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常年。孩子会有大量的鼻涕、一连串的喷嚏、鼻子奇痒无比,还会有眼痒、嗅觉减退的症状。在冷热交替、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愈发明显,而且与接触过敏原有显著关系。

 

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识别过敏性鼻炎,不要给孩子乱吃感冒药,更不能滥用抗菌素,及时就诊最重要。

 

而且,孩子患过敏性鼻炎,环境、遗传因素要背锅。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有一定遗传倾向,如果父母都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食物过敏等),那孩子出现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高达75%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

 

首先要明确,过敏性鼻炎患儿往往一有风吹草动,症状就会反复,不易根治,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怀疑孩子可能得了过敏性鼻炎之后,不要相信“偏方、神药”,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另外,家长对所谓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更要谨慎,以免对孩子产生潜在的危害。

 

一般来说,医生会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及鼻喷激素进行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常用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至少需要进行2-4周药物治疗,然后根据效果逐渐减量。需要提醒的是,该病不易根治,因此不能一好转就停药,而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鼻喷激素没有副作用,十分安全,家长不必太过担心。因为鼻喷激素的含量小,仅作用于鼻黏膜局部,极少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即便有一小部分进入全身循环,也会在肝脏首过代谢后失活,产生的全身效应极低,这也被全世界大量的临床应用所证实。

 

也可选择脱敏治疗,医生会有针对性地给予患儿特定的过敏原疫苗,通过逐渐增加疫苗剂量,并持续给药1-2年,甚至更长时间,让过敏的患儿逐渐耐受,在以后接触该过敏原时,不出现或仅出现轻微症状。目前最常用的脱敏治疗疫苗是尘螨疫苗,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普遍较好,是过敏性鼻炎且尘螨过敏的患儿一个病因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干燥,减少居室环境尘螨、霉菌的浓度,花粉季节戴上能够阻隔花粉的口罩。

 

用生理盐水或40℃温水洗鼻,以减少鼻腔黏附的污染物、过敏原、清除分泌物。

 

/儿内科  莫小艳

 


 
  医院公告
 
2025年云防护及扫描监测(外网、OA、互联网...
输血一体化建设平台接口改造项目公示
25年边界安全设备维保项目公示
多院区影像系统项目院内遴选公告
网络安全设备维保(内网防火墙)项目院内遴...
  媒体视点
 
【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糖尿病降压,中国...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超声医学:以影为引,...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胸外科:不忘修术之本...
【新华社】从沪明医疗三个“一”看对口合作...
【文汇报】瑞金名科|病理科:显微镜下护航...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English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