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健康你我

聊一聊“网红中药”安宫牛黄丸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8-10-24  

安宫牛黄丸是常用药?还是急救药?好像还有人说它是心梗的回魂药呢!今天,石浩强药师就来跟大伙聊聊这个“九花玉露丸”般的灵丹妙药。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略带神秘色彩的传统医药常常在疾病治疗中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安宫牛黄丸国家一级保密处方的更是其中之精华,它以救人于即倒而十分有名。

安宫牛黄丸的“江湖地位”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是凉开的代表方剂,在中医治疗高热的药物界,享有极高的江湖地位,为“温病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之首。

其实上述三者选用也颇有讲究: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热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

综合以上特点中医界流传着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之说,可见此三宝中仍以安宫牛黄丸上品。

安宫牛黄丸的“前世今生”

安宫牛黄丸源于清朝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此方组成精当,作为热入心包、神昏窍闭危症的抢救药品,具有明显的开窍醒神、降温止惊的作用。方出后成为定式,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广为所传。

目前,安宫牛黄丸已由传统的内科危重症扩展、渗透到临床各科疾病,其中既有危急重症,又有疑难杂症及一般病症。现代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且有疗效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疾病:

①丨中风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均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治疗以积极抢救为先。取安宫牛黄丸清心泻火,解毒豁痰,平肝熄风,醒脑开窍之功,可改善意识障碍程度,缓解失语偏瘫症状。

②丨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取安宫牛黄丸镇静安神,清营凉血,解毒之效,缓解患者烦躁不安及恐惧症状。现代药学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对内毒素性脑损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刺激和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加大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③丨肺性脑病、肝性脑病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伍安宫牛黄丸,临床报道对于该类疾病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④丨重型脑损伤神昏、高热

临床有报道认为安宫牛黄丸对中枢性发热不仅起到降温解热,镇静安神之效,其开窍醒神的功效也促进了患者的神志清醒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⑤丨部分儿科疾患

有报道使用安宫牛黄丸可以很好地治疗儿科常见证如痰、热、惊、厥疾患的治疗。

⑥丨配伍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报道,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在采用催吐、洗胃、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可配伍应用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用药秘笈”

患者最需要了解的是,安宫牛黄丸的组方整体偏性为凉性,属于“凉开”的药物。因此,对于寒症患者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的患者,禁止使用。

此药一般是急症治疗药物,不可作为预防用药使用。否则过犹不及,不但于患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会诱发脑中风。治疗用药时也要把握疗程,中病即止。

成人1日1次,一次1丸,小儿3岁内一次1/4丸,4~6岁1/2丸。一般来说,在饭后0.5~2小时内服用是吸收最好的时间段。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温开水化开送服,不可整丸吞服, 服用胶囊剂谨遵医嘱。对于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困难者当鼻饲给药。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者应考虑停药。中风后的3.5小时内为黄金服药时间,此时间段服用可有效保护大脑,减少后遗症的危害。

方中含有朱砂,雄黄,因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毒性成分,故不宜长期服用。又因含有麝香,孕妇慎用,否则有堕胎可能。运动员禁用。

安宫牛黄丸成分中的雄黄遇到亚硝酸盐或亚铁盐(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后可生成硫化砷酸盐,从而降低安宫牛黄丸的疗效且可增强其毒性。因此,临床上不能以之与亚硝酸盐、亚铁盐、硝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方中有犀角成分,按照中医十九畏中“川乌草乌不顺犀”的原则,服药期间应忌用含有川乌或草乌的药物。同时忌食辛辣厚味的食物,以免病期助火生痰。

毋庸置疑,安宫牛黄丸是治疗温病热入心包之神昏重症的良药,当然良马尚需伯乐,何况药物。该药只有合理、安全应用才能发挥最大的疗效,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辨证施治,谨慎用法、用量,把握疗程,中病即止,是重中之重。另外,安宫牛黄丸并非普通速效救生丸,即使重症危及患者也不可随意服用,以免乱用、滥用反而加重病情。

/药剂科 石浩强


 
  医院公告
 
2025年云防护及扫描监测(外网、OA、互联网...
输血一体化建设平台接口改造项目公示
25年边界安全设备维保项目公示
多院区影像系统项目院内遴选公告
网络安全设备维保(内网防火墙)项目院内遴...
  媒体视点
 
【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糖尿病降压,中国...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超声医学:以影为引,...
【文汇报】瑞金名科丨胸外科:不忘修术之本...
【新华社】从沪明医疗三个“一”看对口合作...
【文汇报】瑞金名科|病理科:显微镜下护航...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