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46岁,最近一年间内,她时不时会感到烦躁不安,经常莫名其妙地着急上火,睡眠质量也不如以前了。另外,还有潮热、心脏不适的症状,查了心电图却也没啥异常。与年纪相仿的朋友聊起来,都说是更年期到了,“熬一熬”就过去了,但她还是决定到医院看看。
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爱日,今天医生来和大家聊一聊,绝经前后的那些事
什么是更年期?
随着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周期缩短,延长直至绝经一年,医学上称之为“围绝经期”。这个阶段,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开始减少,因而会出现潮热、出汗、血压波动、心脏不适等症状,还时常伴有眩晕、失眠、容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绝经后,还可能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老年性阴道炎,反复出现的尿路感染等等。
“围绝经期”,用药还是“熬一熬”?
女性到了“围绝经期”前后,症状、表现都各有不同,而且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均会增加,因此建议出现征兆的女性尽早找医生咨询,不要“熬着”。
医生会通过完善各种检查,比如妇科超声、宫颈防癌涂片检查、乳腺检查和颈部血管检查等等,判断个体是否使用激素治疗。有禁忌症的人,服用非激素药物改善更年期症状,无禁忌症患者通过评估可以决定是采用口服、皮贴或是局部用药等个体化药物治疗。
循证医学数据显示,女性出现潮热等症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因此建议如果有症状且无禁忌症的围绝经期女性尽早使用激素治疗。雌激素只有在绝经早期开始补充,才能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在50-59岁的妇女中,单用雌激素的妇女死亡风险低。激素治疗还可以降低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的可能。
补充激素有风险吗?会得癌吗?会发胖吗?
激素治疗确实存在静脉血栓、增加乳腺疾病患病可能等风险,但这种风险是可控的。
建议女性朋友,在用药的第1年中,分别在用药后的第1、3、6、12个月到医院复查随访,来评估先前用药的方法是否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剂量和剂型是否合适,在用药过程中有无新的禁忌症出现,能否继续用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近期的临床指南指出,补充激素治疗的时间没有强制性的限制,60岁前开始该治疗的健康女性至少有5年时间可以安全用药,之后是否继续治疗,则应根据具体的治疗目标,及对现行治疗中个体获益和风险的客观评估,由充分知情的患者及医生共同决定。
绝经后,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与身体总脂肪和腹部脂肪增加相关,即使体型消瘦的女性也不例外。激素补充治疗不会导致发胖,恰恰相反,大量临床数据显示,激素治疗与体重增加无关,还能减少围绝经期腹部脂肪堆积,这有助于总脂肪量减少,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展速度。
“围绝经期”还要注意啥?
上文提到,绝经后,有体重增加的风险。因此,体重管理对绝经后的女性比较重要,应更注重健康饮食以及合理运动。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低脂、低盐、多蔬菜、补充钙铁,另外也要尽量避免烟酒摄入。
目前我们国家女性平均寿命是83岁,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这个转折期,才可能更自信健康地开启人生下半场。
文/妇产科 陈晨
陈晨:瑞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每周六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