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苹果手表,已在前两天的苹果发布会上亮相,再过一两天,很多“果粉”应该就会收到实物啦。
在健康管理方面,第四代苹果手表有了一个更先进的功能——全新的后盖-表冠电极组件支持心电图功能。
一块手表是如何记录心电图的?
这是第一款支持心电图的智能手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这款APP列为II类医疗器械,并将通用类型确定为供非处方使用的心电图软件。
使用时,用户需启动相应的APP,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将手指放在表冠上30秒。通过表冠电极和水晶背壳中的新型心率电传感器,APP将判断心脏是否正常跳动。生成的记录和数据存储在Health APP中,可与医疗专家共享。
与医院的心电图相比有何差别?
之前,一些消费者级别的可穿戴监护设备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之前的苹果手表,小米手环等产品。由于没有数量众多的贴片与纷繁的导线,因此与传统医用心电监护记录设备相比,便携、快捷、实时是其较为突出的优点。
这类产品依靠反射式光电容积图(PPG)技术,通过光线反射感应血液流动时血管体积的变化,测出佩戴者的心率,并形成数据文件储存在用户健康APP里。
门诊中,时常碰到患者将此类心率数据展示给医生,并围绕这些数据进行咨询。
有了它,以后还需要在医院做心电图吗?
答案是肯定的。此类设备以单导联模拟心电图为主,记录到的图像受佩戴者、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在医生看来,此类心率数据仅可作为参考,临床诊断需要更专业的检查数据与信息。
FDA也表示,第四代苹果手表心电图 app提供与Lead I类似的单导联心电图,只能用于鉴别有没有房颤,而不能用于已经被诊断为其他心律失常的患者;
显示的心电波形只能在正常窦性节律中识别房颤,不能取代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不能用于22岁以下的青少年。
由于心血管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及严重性,临床诊断仍需依赖医用心电图的记录和专业心电人员的分析诊断。
因此,大家不要自行解读APP上的数据,更不能据此自行采取治疗手段。
文/心内科 王鸿珍
|